来源:
时间:2025/04/11
浏览量:
创业生态全赋能
深港共育“未来独角兽”
为深化深港合作、激发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活力,2025年4月10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正式推出“梦加速计划·下一位独角兽营”计划。该计划由前海产业发展集团、深圳市前海梦工场运营有限公司联合斑马星球科创加速平台等科技生态合作机构发起,依托梦工场“1510”发展模式,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科技等前沿领域,为高潜力项目提供技术验证、资本对接及国际化资源支持。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作为香港青年内地创业发展第一站,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香港团队943家。已成为深港科创融合的核心载体。此次加速营通过联动深港两地30余家投资机构、高校及产业龙头,构建“科研-产业-资本”闭环生态,助力企业快速成长,成为“下一位独角兽”。
深港科创聚势能
共绘大湾区“智创明日”蓝图
本次活动以“无界协同,智创明日”为主题,吸引深港两地政府代表、科创企业、投资人及学者超过200人参与,活动设置主题演讲、圆桌对话及项目快闪环节,探讨AI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与深港人才协同等议题。
前海管理局港澳服务处主要负责人在开营仪式活动致辞时表示:“前海已集聚15家独角兽企业、223家风投机构,基金管理规模超3500亿元。未来将深化‘1510’服务,打造‘低成本创业、高价值成长’的生态,持续支持香港青年创业者在前海筑梦圆梦。”
斑马星球科创加速平台、香港英诺天使基金创始人谭伟豪指出:“独角兽的诞生需‘技术+团队+运气’。前海与香港的协同,将为创业者链接资本、供应链及国际市场,让‘贵人’加速梦想落地。”
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讲座教授、深圳研究院院长张成奇表示:“生成式AI需警惕‘幻觉风险’,但具身智能将开启机器主动服务时代。企业应聚焦‘技术-场景-需求’三角,在低风险领域快速迭代。”
深圳市前海梦工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莫伟轩在演讲中指出:“前海创新生态已逐渐形成规模,大湾区AI应用场景开放内容覆盖智慧城市、跨境物流、数字医疗等领域,企业应抓紧机遇立足湾区优势挖掘内地及海外市场。”
圆桌对话一:
技术深耕与产业落地的辩证之路
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洪为民教授作为圆桌主持围绕“AI下一站——技术突破VS场景落地”展开了深入讨论。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产业公司董事长叶伟中博士指出:“AI和机器人技术正在逐步走向实际应用,尤其是在具身智能和行业赋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香港贸易发展局大湾区及华中首席代表曾沂靖先生提到:“香港与内地在推动科技跨境合作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应用场景的对接上。”
圆桌对话二:
人才流动构建科创共同体
朗思科技首席执行官许可博士作为圆桌主持围绕“深港双城记——科创人才的流动与共生”展开了深入讨论。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常务副院长陈艳院长分享了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如何通过多层次支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推动创新成果转化;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陈绮东院长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国宏嘉信资本合伙人梁祝则谈到深圳与香港创投风格的差异,强调了深港结合的巨大潜力。
九成港企领跑
五个月“梦想加速”
本次加速营首批入选的26个项目覆盖AI、机器人、数字医疗等领域,香港团队占比达90%。本期“独角兽营”将会持续5个月的时间,26家科技企业配备专属Linker持续赋能企业。本次加速营课程分别在4月10日、5月16日开课,课程涵盖“增长工作坊”“AI赋能工作坊”“产品工作坊”“投融资工作坊”等,助力企业更快、更稳踏上“快速增长期”,加速成为独角兽企业,开营期间,将持续举办各类产业对接及路演活动。
“梦加速计划”不仅是深港青年创新创业的“起跑线”,更是大湾区科创协同的缩影。随着AI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前海正以“无界协同”之姿,推动深港两地技术、资本与人才的高效流动,为全球科创版图注入湾区力量。
【26家入营项目名单】